功法介紹

四面八方通背拳與涵養道德

發布時間:2023-11-16 16:32:06    瀏覽:

[返回]
俗話有云:“未習武,先修德”。對于道德涵養良好的人來說,即使在外部環境干擾強烈的情況下,他們也能夠排除雜念,專注練習通背拳,保持精神寧靜不浮躁,意氣中和,心神愉快。歷代通背拳混元功大師對涵養道德有著精辟的論述,主要包括:在聽到逆耳之言時能夠保持不生氣,那么邪火就不會產生,心火也能得到寧靜;在看到美色(包括人和物)時能夠不心動,那么真正的精氣就能得到固守;在開口說話時能夠謹慎而不開口,那么神氣就不會散逸。如果耳、眼、口能夠“封閉”,那么靈氣就能得到養護,出入于鼻則綿綿不斷矣。

DSC_0151_副本.jpg


雖然古人談論涵養道德時帶有一些神秘色彩,但仍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。關于如何涵養道德,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它的基本要求和方法:砥礪意志,陶冶性情。這是保持意靜神寧、氣機和暢的關鍵。在日常生活、學習、工作中,我們應該努力克制自己的七情,與人交往時,始終以心平氣和、寬宏大度、樂于行善修好為宗旨。古人曾說:“嗔是欲中火,能燒功德林,欲修無上道(指丹田混元功),忍辱護嗔心?!碑斊咔榘l作時,我們應該將其化解,這樣七情也就成為我們道德的一部分。
《素問·舉痛論》中明確指出:““喜則氣和志達,榮衛通利?!比粘I钪械臒篮屠_可能讓人憂心忡忡,但若能以笑容面對,則能瞬間感受到內心的愉悅和開闊,所有的憂愁和困擾也會隨之消散。自古以來,儒、釋、道各家的學說都對此持肯定態度。有諺語說:“一儒一道一釋流,三子各話萬千秋,到底說了什么話,一字真言·笑不休?!?span style=";padding: 0px;outline: 0px;max-width: 100%;box-sizing: border-box !important;overflow-wrap: break-word !important;font-size: var(--articleFontsize);letter-spacing: 0.034em">這正是指出,這種喜悅并不是外露的大笑,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愉悅,表現在面部上的微笑。
在練功的過程中,如果能感受到舒適和輕安的感覺,那么內功會向更高的層次發展。當練功達到一定水平后,體內會充滿中和之氣,自然而然地引發內心的喜悅。這種喜悅和快樂是不需要人為控制的,更不是裝出來的,而是自然產生的。良好的習慣有利于他人也有利于自己,符合自然的本性,因此被稱為美德。這些良好的習慣對于練功有著積X  的促進作用。而不良的習慣則有損他人或自己,違背了自然的本性,與混元功的宗旨背道而馳。
例如傲慢、自滿、任性、嗔恨、嫉妒、自卑、自由主義、猜忌、詭詐、虛偽、兩面三刀、陰惡、損人利已以及私欲等都是不良的習慣。這些不良的習慣對練功的危害很大。只有不斷地掃除這些不良習氣和私欲,凈化自己的心靈,才能克己奉公,使功夫迅速進展,達到高深的境界。


1700123632844.jpg

四面八方通背拳傳承譜系:

沖天道祖

王建

十一代傳人

唐金鐘(清道光年代人1842年生)

十二代傳人:

唐天?。駠?1910年-1982年)

王文定(民國生人1912年-2006年)

十三代傳人:

王如意

王寶一

王建樂

魏躍賓

王建設

王軍奎

【其余傳承人不詳】


個人微信:tdg099 


今日隨筆:有時要主觀,有時要客觀,當它們都正確地發揮出本來的作用時,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。




搜索

av一区在线观看